top of page

日本金融厅拟允许银行持有加密货币|并建立风险管理框架

  • 作家相片: Marketing MyITS
    Marketing MyITS
  • 10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比特币图标、金融图表背景、日本国旗,文字:日本金融厅批准银行持有加密货币,并建立风险管理框架。

日本金融厅(FSA)

正在酝酿重大监管调整,或将允许日本商业银行持有并投资比特币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。此举若落实,将标志着日本金融行业对数字资产态度从谨慎转向开放。与此同时,FSA也将同步探讨为银行涉足加密资产构建 风险管理与控制框架,力求在开放创新与金融安全之间取得平衡。


根据多家媒体报道,FSA目前正通过内部工作组及与银行业、金融科技企业的协商程序,考虑修改当前的《银行法》及相关监管条例,以允许银行集团旗下的子公司(例如证券公司、托管机构)进入加密资产领域。


在现行日本金融厅监管体制下,银行本体及其子公司尚未被允许注册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、亦不能直接持有加密货币作为投资资产。FSA提出的改革可能包括两大方向:第一,允许银行或其证券子公司“购买并持有”加密货币,类似于银行持有股票或债券。第二,允许银行集团旗下子公司“运营”加密资产交易或托管服务,从而与证券公司体系内的加密平台平起平坐。不过,这一政策转变并非放任自流。监管方强调,银行若进入此领域必须事先建立完善的 风险管理体系:包括但不限于价格波动风险、流动性风险、技术安全风险、合规与客户保护等。此外,银行若参与零售方向的加密资产服务,还可能被要求对投资者明确揭示风险。


从宏观角度看,此次监管鬆绑反映出日本希望在“传统金融”与“区块链/加密资产”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连接。日本自 2020 年以来,一直对银行持有加密资产持保留态度,主要因价格波动大、监管经验不足。若政策落实,不仅将改变银行资产配置的选项,也可能为日本的加密资产市场注入更稳定、制度化的资金来源。


对于银行来说,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将数字资产纳入长期投资组合,并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服务;对于加密行业,则意味着其正规化程度与市场信任度有望提升。与此同时,监管风险也在增加:若价格剧烈波动、银行出现加密资产相关损失,将直接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性。


在时间表方面,FSA尚未公布具体实施细节或生效日期。业内预计,政策将先在银行子公司或证券子公司层面试行,随后才可能扩展至银行本体。


新闻来源:japannews.yomiuri.co

免责声明 本文为信息摘要,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金融决策依据。读者在实际投资或金融操作前,应独立评估风险、并咨询专业顾问。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金融决策依据。读者在实际投资或金融操作前,应独立评估风险、并咨询专业顾问。

 
 
MyITS automated grid trading bots
bottom of page